
高温下的掏粪工 用坚守换来城市洁净
- 分类:环卫风采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6-14 01:5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提起环卫掏粪工,人们的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一个又脏又臭的形象,大家都恨不得躲得越远越好,甚至还有人冷嘲热讽,眼神中充满了鄙视。然而,如果不亲身体会他们的生活,也许永远都不会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当常人在感觉掏粪时那种“大脑一片空白,连正常呼吸都很困难”的情景时,那些掏粪工人却默默无闻地坚守工作。他们每天和城市里大街小巷的公厕、化粪池为伴,干着最脏最累的活,用辛勤付出换来了
高温下的掏粪工 用坚守换来城市洁净
【概要描述】提起环卫掏粪工,人们的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一个又脏又臭的形象,大家都恨不得躲得越远越好,甚至还有人冷嘲热讽,眼神中充满了鄙视。然而,如果不亲身体会他们的生活,也许永远都不会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当常人在感觉掏粪时那种“大脑一片空白,连正常呼吸都很困难”的情景时,那些掏粪工人却默默无闻地坚守工作。他们每天和城市里大街小巷的公厕、化粪池为伴,干着最脏最累的活,用辛勤付出换来了
- 分类:环卫风采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6-14 01:58
- 访问量:
提起环卫掏粪工,人们的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一个又脏又臭的形象,大家都恨不得躲得越远越好,甚至还有人冷嘲热讽,眼神中充满了鄙视。然而,如果不亲身体会他们的生活,也许永远都不会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当常人在感觉掏粪时那种“大脑一片空白,连正常呼吸都很困难”的情景时,那些掏粪工人却默默无闻地坚守工作。他们每天和城市里大街小巷的公厕、化粪池为伴,干着最脏最累的活,用辛勤付出换来了城市的清洁干净
6月14日上午10点,临沂环卫集团生活垃圾清运公司吸粪工杨克伟和工友驾驶着吸粪车,来到在位于市区西部的一个公共厕所的化粪池旁边,刚下车,他们就忙活起来。杨克伟戴上橡胶手套、拿上铁钩,熟练地勾开了地上的井盖,然后从吸粪车上拖下一根碗口粗的塑胶管,双手抬着这沉重的管子慢慢深入到化粪池内。
当天室外气温高达35度,一阵风吹过,一股难以形容的恶臭立刻就会扑面而来,还没走近都会被浓重的味道呛到,而杨克伟却像个没事儿人一样,继续干活。只见他用脚固定住抽粪管,还时不时俯下身子伸头观察化粪池里水位下降的情况,在这十几分钟时间内,高温下的杨克伟一直很“专注”,脸上的汗水却是顺着下巴一串串往下落。
等抽得差不多了,杨克伟和工友一起慢慢把抽粪管抬出来,用水管将上面沾满的污物冲洗干净后放回到吸粪车上。“现在城市在不断发展,以前那些旱厕早已所剩无几了,但是这个公厕靠近周边的市场,每天上厕所的人非常多,所以每隔三五天就要来清理一次。”说起辖区内公厕的情况,杨克伟如同一张“活地图”。“每天和公厕打交道,哪个地方是什么样,都在我脑子里。” 杨克伟笑着说。他和几个同事每天承担着兰山主城区210多个公厕、化粪池的清掏清运。现在公厕如何分布,具体哪座在啥地方,化粪池和排污水管道怎么分布,他的心里一清二楚。
今年46岁的杨克伟,1996年入职从事环卫工作,到现在已有22年的工作经历,之前一直在开垃圾清运车负责城区的生活垃圾运输工作。2016年6月,杨克伟驾驶着垃圾清运车在焚烧发电厂倾倒完车上的垃圾,准备下车检查箱体密闭情况时,因地面残留垃圾积存液,导致杨克伟在下车的瞬间重心不稳摔倒在地,当场造成颈椎骨折。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待伤情好转后杨克伟主动申请继续坚持工作,但由于颈椎受伤不能再干垃圾清运,于是杨克伟选择到管道疏抽部门驾驶抽吸车,负责城区公厕化粪池的吸粪工作。
很多人都不理解,干环卫工作已经很辛苦了,为什么在干了近二十年的最累、最繁重的垃圾收集工后,还要去干又脏、又臭的吸粪工,而不是选择稍微轻松一点的工作。面对这些,杨克伟总是笑笑,说:“我习惯了干累活,那些轻松点的机会留给别人吧,大家都不容易,我能干就去干。”
回忆起第一次清掏化粪池情景,杨克伟依旧历历在目。“一开始也不懂怎么抽得干净、怎么放置抽粪管,一个不小心就会弄得污水、粪水溅得身上到处都是。” 杨克伟说,现在不仅习惯了,而且做起来也比之前麻利多了。夏天抽粪时,苍蝇、蚊子像一枚枚“炸弹”,轮番往身上“轰炸”,到了冬天,遇到化粪池结冰,在清掏时就得跳进又黑又窄的粪池里用镐刨、用锹铲,等到春秋两季稍好点时,但有人又会把粪池当成垃圾点、下水道,瓜皮、果核等杂物随意乱扔,增加了清理难度。有一次,杨克伟和工友在清理一座化粪池时,因堵塞严重无法正常抽吸,现场一阵阵呛人的味道几乎将他熏倒,可杨克伟还是拿着铁锹跳入池中耐心地用铁锹一点点将垃圾、碎砖、淤泥、杂物往外铲,用手一点点往外拽。
这几年间,作为市区少有的吸粪工,杨克伟的“工作阵地”比以前扩大了不少,像是一些学校、机关单位、老旧小区和乡镇等地只要是有吸粪吸污诉求的,杨克伟和工友们都会及时出动,三辆不同大小、吸力的吸粪车轮流开。最多时,一天要清理出近30辆车的污水、粪水量,平均一个月就要用坏3到4副橡胶手套。碰到活多的时候,杨克伟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干完活。
环卫工作,除了日常清理,时常还需要应对各类突发状况,每逢此时杨克伟总是抢先上。有一次,清运公司接到市民群众的电话求助,希望能派人到现场解决化粪池满溢和下水道堵塞的问题。电话就是命令,“群众利益无小事”,杨克伟接到安排后立即驾驶吸粪车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为了不耽误更多的时间,他立刻投入工作跳到污水过膝的化粪池中查找堵塞原因,由于现场情况复杂,他独自一人站在污水里用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才将满溢的化粪池和下水道成功疏通,等抽完堵塞物的时候杨克伟的手脚都被污水泡涨了。当他清洁好现场卫生,看到从身边经过的市民露出的满意笑时,此时的他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随着城市的建设规划,人口的增长,化粪池清掏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常年和公厕、化粪池打交道,每天面对的除了脏水,就是粪便,这是常人无法忍受的。杨克伟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对工作认真负责,从没有一声怨言,不怕苦、累、脏,总是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 ,乐于当一名新时代的“时传祥”,并乐此不疲。他不善言谈,也没有动人的事迹,朴实的他说的最多的就是,“为了千家万户的清洁,为了这座城市的美丽,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没有大道理,没有华丽的语言,却表达了他自己的心愿。他早出晚归,默默地实现着他对人生价值的美好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积极努力着完成好本职工作,也正是这种平凡中的伟大,平淡中的坚持感染了无数的环卫职工。
(办公室 王文昌)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微信公众号

国务院互联网·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