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环卫集团网站!
搜索
搜索
这是描述信息

行业相关

资讯分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
/
关注 | 北京垃圾分类 为啥没人问“你是什么垃圾?”

关注 | 北京垃圾分类 为啥没人问“你是什么垃圾?”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6-01 11:4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北京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已有一个月时间。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5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北京多措并举,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对《条例》执行情况和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多次现场督导检查。居民们的垃圾分类投放意识在增强,投放准确率在提升。

关注 | 北京垃圾分类 为啥没人问“你是什么垃圾?”

【概要描述】北京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已有一个月时间。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5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北京多措并举,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对《条例》执行情况和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多次现场督导检查。居民们的垃圾分类投放意识在增强,投放准确率在提升。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6-01 11:42
  • 访问量:
详情
文 章 导 读
  北京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已有一个月时间。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5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北京多措并举,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对《条例》执行情况和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多次现场督导检查。居民们的垃圾分类投放意识在增强,投放准确率在提升。
 
  有人提出:为什么扔垃圾时,没有听到“你是什么垃圾”的“灵魂拷问”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表示,此前由于疫情冲击,很多线下的、面对面的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工作未能如期开展,近一段时间北京的推动力度正在逐渐加大。
  “希望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形成‘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的模式,传统方式与新方式多管齐下,十八般武艺都拿出来,让男女老少都对垃圾分类变得更加‘有感’。”刘建国说。
上图:5月24日,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举办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指导如何进一步加强?

  蓝蓝天工作室记者观察自己所在的小区发现,设了分类垃圾桶,旁边没有专业指导人员,居民分不分类、分得对不对,基本全凭自觉。上海市刚推行垃圾分类的时候,经常有志愿者站在垃圾桶旁问前来投放的居民“你是什么垃圾”。为啥北京很多小区目前没人问这样的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从5月1日《条例》开始执行后,他天天去附近小区拍照检查。总体看来垃圾分类已经起步了,各小区基本都配备了厨余垃圾桶等,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小区内没有宣传横幅,分类垃圾桶边没有配备专人进行指导监督。一些小区宣传和指导不到位,导致居民有分类意识,但缺乏分类知识。
  “我在不少小区看到大家把外卖餐盒跟厨余垃圾扔在一起,但它属于使用过的、沾了菜汤油污的塑料类制品,应该投放到其他垃圾桶中。”常纪文说。
  在有的小区,为保证每个分类垃圾桶旁都有指导人员,取消了一些垃圾桶,让居民走到较远的投放点扔垃圾。常纪文表示,他观察到一些小区内垃圾桶分布不均匀,有些楼栋下缺少厨余垃圾桶,有些没有其他垃圾桶,“至少应该以某种形式让居民知晓,小区内哪里有对应的分类垃圾桶,方便精准投放。”
  刘建国认为,现阶段,应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和组织动员力度,让垃圾分类真正“热起来”;层层落实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职责,特别是切实落实管理责任人责任,将压力和责任传导到每个居民,让垃圾分类“硬起来”;统筹疫情防控和垃圾分类两项工作,让二者有机结合,互相促进,让垃圾分类“动起来”;北京的党政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总部、社会组织密集,应带头做好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为居民作出表率、增添信心,让垃圾分类“亮起来”。
  “未来,要从执法保障、政策激励、长效机制、科学管理、多元共治、科技支撑等不同层面,不断完善和优化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链条,倒逼生产生活环节源头减量,分类物品物尽其用各得其所,降低垃圾分类的综合社会成本,促进居民养成良好习惯,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刘建国说。
上图:北京市有关部门致市民的一封信。

如何避免运输和处置中出现混装混运现象?

  不少居民表示,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以来,自己所在的小区,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明显加强,做到了分类投放、分类运输。然而,也有居民表示,自己辛辛苦苦分好类,甚至把快递盒上的胶带都刮下来按类别投放,结果发现垃圾车还是把所有垃圾一股脑混倒在一起运走。
  刘建国表示,“前端分类,后端混合”是个广受诟病的老问题,实际上是垃圾分类系统前后端不配套造成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约束的一个主要对象,是从事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企业,处罚门槛很低,处罚力度很大,就是为了解决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的问题。
  “居民看到混装混运现象,可以马上投诉,督促企业做好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当然,咱们自己也要做好分类投放,不能以混装混运为借口而不履行义务。只有大家各负其责,才能彻底杜绝混装混运现象。”刘建国说。
  常纪文认为,前端后端匹配才符合垃圾分类的目的。对此需要标本兼治:治本,需建设相匹配的厨余垃圾处置设施以及干垃圾的焚烧或填埋设施。治标,应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没有处罚,小区物业和环卫部门往往会存有侥幸心理,使垃圾分类工作停滞不前;只有严格执行惩处措施,才能对垃圾分类执行方起到震慑作用,后端的各个环节才能顺畅配合。
  为更好解决后端混运问题,常纪文还建议,改良垃圾运输车辆。“欧洲有许多垃圾分类车辆是能同时运输两种垃圾的,我们也可以在设计方面做些改动,在车辆内部进行分隔,让一辆车既可以运厨余垃圾也可以运其他垃圾,降低成本的同时,方便操作。”
  刘建国认为,疫情防控与垃圾分类这两件事并不冲突。现在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到常态化阶段,可以把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机制,如社区精细化管理、居民的规则意识和卫生习惯、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等,顺势转化为垃圾分类的推动力。
 
来源 |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0539-8308699

邮箱:lyhwjtb@126.com

邮编:276000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平安路185号

临沂环卫集团

微信公众号

临沂环卫集团

国务院互联网·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