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3日是2017年第一个工作日,适逢农历的好日子,不少新人选择在这一天举行婚礼。同时,一些商家和市民选择用燃放烟花爆竹来庆祝新年。然而烟花爆竹燃放留下的“红色垃圾”却让环卫工人头疼不已。
1月3日大清早,负责清扫沂蒙路的环卫工周建英便忙碌起来。“路边不少商家都会按习俗燃放‘开门’鞭炮,你看,我这垃圾车里一半都是鞭炮残渣,估计一会儿还会有,扫完一车又一车,现在已经是第四车了。”周建英指着垃圾车边摇头边告诉记者。
在北城新区颐正园门口,燃放的烟花鞭炮残渣早已堆起了小山。据环卫工王师傅介绍,处理这些“红色垃圾”并不能用扫帚简单地清扫,必须先将大的烟花盒拾捡一遍,确认这些残渣没有被再次点燃的可能,然后才能用扫帚集中清理。“刚燃放完,不能立即清扫,没有爆裂的爆竹可能会被再次引燃。”王师傅表示,清扫“红色垃圾”存在危险性,清扫时间也增加一倍。
记者从临沂环卫集团了解到,元旦期间,全市 3000多名环卫工人坚守在一线。保持运转站照常运行,提高垃圾清运密度和清扫频率,加大对人流量大的繁华地段和烟花爆竹燃放点的清扫力量,调配保洁人员,适时延长作业时间,消除重点时段、重要部位的作业断档现象。
近段时间以来,我省大面积出现雾霾天气。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对人身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同时还释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并产生烟尘等污染颗粒物,加剧了空气污染。在此,记者也呼吁广大市民,尽量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后请及时将残留物聚堆清扫,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共同维护城市环境的整洁。
本报记者 邵明习 通讯员 王文昌
报道链接:http://epaper.langya.cn/shtml/lnsb/20170104/212454.shtml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微信公众号

国务院互联网·督查